内心自卑

人可以自谦,但不能自卑,自卑会影响人的一生

俗话说,人可以自谦,但不能自卑,自卑会影响人的一生。自卑的孩子内心缺少阳光、温暖和爱,他们可能存在交友困难、心理疾病、职场坎坷、感情受阻等问题,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这些迹象,说明骨子里透着自卑,需要及时“挽救”。

孩子自卑的几种表现

1、过于懂事

孩子懂事令人欣慰,可是过于懂事却让人心疼,因为背后是自卑导致的委曲求全,他们用成熟稳重去替代这个年纪本该有的天真和傲娇,总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努力压抑自身的需求,内心害怕被否定,于是选择退让和隐忍。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2、总是自我否定

有的孩子经常被父母、老师批评,在无数次的指责中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父母长期给娃贴上“笨”“蠢”“没用”的标签,孩子可能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如此,继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环中。

3、在意别人的看法

自卑的孩子对周围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常因为别人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耿耿于怀好久,严重的可能会疑神疑鬼,总是喜欢无中生有,总认为别人对自己图谋不轨或者看轻自己,这类孩子十分“玻璃心”。

4、花钱很谨慎

孩子花钱谨慎,想要的东西不敢买,多半源于原生家庭的“穷养”思维,如果父母过度节俭,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给娃灌输“家穷”的观念,孩子可能会内心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敢乱花钱。

5、不喜欢集体活动

如果孩子不喜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不愿意结交朋友,总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经常独来独往,遇见熟人就避开,面对陌生人不说话,将社交视为洪水猛兽,不敢迈出第一步,很可能有心事,又不知该如何表达,于是干脆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

6、做事情没有主见

如果孩子做事情总是从众,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多半是自尊心在作祟,他们害怕说错话、担心被嘲笑,这种孩子可能是平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总是被批评、被否定,继而产生自我怀疑、随波逐流的想法。

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消除,它会像幽灵一样缠绕着孩子,在面对某个场合、某件事、某个人时,猝不及防地出来“捣鬼”,让人变得绝望。

父母想要让孩子变得自信,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就必须从根源上搞清楚孩子自卑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卑?

1、原生家庭影响

孩子的性格塑造源于家庭,童年是自尊心形成的基础,父母行事的态度和方法不当,会直接导致孩子自卑,主要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父母婚姻不合,经常吵架、打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内心容易变得自卑。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过少,经常忽视娃的各种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导致孩子内心自卑。

父母过于严苛,总是喜欢批评孩子,甚至对娃造成人格伤害,孩子会越来越自卑。

父母不尊重孩子,经常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损孩子,严重伤害娃的自尊心。

父母总是质疑孩子,或者与别的孩子作比较,当被最信任和最亲密的人怀疑,孩子内心会丧失信任感。

2、外在的负面评价

“语言暴力”常常伤人于无形,外界持续不断的消极评价很容易毁掉一个孩子自信心。如果从小到大被人贴上“长得丑”“长得胖”“又蠢又笨”等恶意的标签,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接纳自身的不足,被他人的言语放大缺点,加重内心的焦虑与自我怀疑。

在搞清楚孩子自卑的原因后,父母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尽快树立自信心。具体可以这样做。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1、鼓励孩子改变自己

如果孩子因自身不足遭受外界的闲言碎语,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鼓励孩子,通过励志故事、名人案例等鞭策孩子,让他们明白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因为长得胖被人嘲笑,那就一定要改变自己。

2、多表扬、称赞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一些鼓励和支持,在平时的生活中,懂得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一味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多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当孩子困惑时,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不要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责骂孩子的缺点,这样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3、增长孩子的见识

自卑多源于无知,当看着其他的孩子侃侃而谈时,自己却一无所知,自卑心理就会萌芽,毕竟缺少见识的孩子说话做事没有底气,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与群体格格不入,只有开拓娃的视野、扩大其朋友圈,找准自己的定位,孩子才会变得勇敢、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