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自卑

青春期后,自我评价开始参与自我概念的构建

外表傲娇,内心自卑的秘密

在上篇文章中有说到,青春期以前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与老师,那他人评价到底是如何影响自我概念建立的呢?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外表总是给人一副很自信的样子,这种自信,超越了我们可以接受的那个“度”,好像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这一切,都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

1

那些我们孩童时代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回避是我们在孩童时代,在自我受到攻击时,最常见的应对方式,是我们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假装看不见或听不见,假装不知道,当做没发生一样。

在儿童时期,我们有很多心理防御方式,如刚刚提到的逃避式心理防御方式,还有自骗性心理防御方式---即本能地将自己的错误推给别人与责怪别人,它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想要去瞒过自己和别人,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还有攻击型防御机制等等。

它们就像我们穿在身上保暖的衣服,让我们感到温暖安全,这些时候都是他人影响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所以我们在很短时期可以运用这种心理防御方式。

虽然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在心智不成熟的时候迅速帮我们恢复心理平衡,但也会让我们面对压力时选择回避和退缩,都不是把焦点放在自我能力的提升上,使自我无法成长。

当我们青春期以后,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受到自我的影响,这时我们应该学会拥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不少人都是高度依赖外界认同以建立自我概念的模式。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不是家里的关注点,哥哥是家里的焦点。如果她后来发现自己去当主持人的时候,就会得到母亲的自豪与认可。但长大了以后,她还是这样。越是不自信,她,就越会让自己活得显得光鲜亮丽,保持傲娇,她用傲娇去掩饰自卑,让优势表达去掩盖其他能力的缺失。没有外界的肯定、没有光鲜的成为焦点,她就找不到自己。

没有升级的心理防御方式,影响了她面对真实的自我,没有进一步提升的自我概念构建方式又进一步锁定了她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去保护脆弱与稚嫩的自我。

2

如何成功升级我们的心理防御方式

我们要在自我发展的关键阶段,成功升级自我概念的构建方式与心理防御方式。

青春期之后,自我评价开始参与自我概念的构建。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升级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换上真正更能保护我们自我的新衣服。我们中国老话所说的三十而立,传统的理解是成家立业,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三十而立,应该是指自我即30岁之后,我们应该自己主导自我概念的构建。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以便升级自我呢?

首先我们应该开始让自己主导对自己的评价。设立目标,实现自评,是重新建立自我概念重要的一步,这个目标与他人的期待无关,然后自己必须全力以赴的完成,最后成功完成的结果会确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以形成我们对自我的认同。

其次是对于挫折,我们要将焦点指向对自我能力的提升上,而不是指向对自我的攻击上。

成长之间是自己的责任是最大的,我们很难选择谁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诚然,这些要素在我们自我概念的建设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我们不能躲避,我们作为成年人之后在促进自我成长方面的主导责任。